<em id="lbmtt"></em>
  • <th id="lbmtt"><track id="lbmtt"></track></th>
    <li id="lbmtt"></li>
    <progress id="lbmtt"><big id="lbmtt"></big></progress>

    JMC | DE Shaw與北京大學通過MD模擬揭示EGFR抑制劑奧西替尼的選擇性機制

    JMC | DE Shaw與北京大學通過MD模擬揭示EGFR抑制劑奧西替尼的選擇性機制

    引言

    AZD9291也稱為奧希替尼, 是治療非小細胞肺癌(NSCLCs)的三代靶向藥,對具有T790M介導耐藥性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(EGFR)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具有高度的療效。盡管AZD9291作為“明星”產品,但由于與EGFR T790M突變激酶的結合方式尚未確定,所以關于AZD9291對T790M突變體的耐受性和優先結合機制仍不明確。在這里,作者采用分子動力學(MD)模擬,觀察到AZD9291可與T790和T790M突變體的EGFR激酶自發結合。模擬生成的結構模型表明,AZD9291與T790M的結合模式與T790不同,AZD9291與T790M中的門控殘基(Met790)形成范德華相互作用,而與T790中的Thr790沒有相互作用,這解釋了AZD9291與T790M的結合具有更高的親和力。最后實驗測定的AZD9291與EGFR T790M復合晶體結構和MD模擬生成的模型是一致,進一步驗證了MD模擬的結果的可靠性。作者認為,結合模式上看似微小的差異,可能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,因此了解AZD9291選擇性的結構基礎可能會大大有助于此類新藥的開發。

    先睹為快

    作者信息

   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物物理系云彩紅教授

    David E. Shaw Research Group的單一兵教授和David E. Shaw

    靶點? ?

    EGFR L858R (簡稱T790)、EGFR L858R/T790M (簡稱T790M)

    計算方法

    分子動力學模擬(MD simulations)

    計算流程

    為了研究AZD9291與EGFR激酶之間的相互作用,作者對AZD9291與T790M和T790的自發結合過程進行了無偏MD模擬。MD模擬從未結合態開始,將三個AZD9291分子任意放置在模擬系統中。每個體系都平行跑了17個模型,時長均為10μs。通過對MD軌跡的分析,探究AZD9291與EGFR的相互作用特征。

    AZD9291與EGFR T790M的結合機制研究

    為了研究AZD9291與EGFR激酶之間的相互作用,作者對AZD9291與T790M和T790的自發結合過程進行了無偏MD模擬(圖1a)。MD模擬都是從未結合態開始,將三個AZD9291分子任意放置在模擬系統中。作者首先模擬了AZD9291與T790M的結合,在17個獨立的時長10μs模擬中,觀察到8個結合狀態(圖1d)。如圖1c, 其中有4個模擬軌跡中,AZD9291分子呈現穩定的翻轉構象(flipped),即吲哚的苯環指向門控殘基。其他4個體系,AZD9291以未翻轉的方式(un-flipped)結合,類似于之前報道的晶體結構。兩種構象的相同點在于都維持了AZD9291與Met 793的“鉸鏈”氫鍵,不同之處在于,在翻轉構象下,吲哚部分旋轉約180°,使得吲哚的苯基指向Met 790的側鏈。接著作者模擬了AZD9291與T790的結合,同樣進行17個獨立的10μs模擬,8個AZD9291分子達到了穩定的結合狀態。模擬結果顯示,在這8個結合狀態中,有7個是未翻轉的狀態(圖1c)。?

    JMC | DE Shaw與北京大學通過MD模擬揭示EGFR抑制劑奧西替尼的選擇性機制

    圖1. AZD9291與T790和T790M的 MD模擬結果

    圖片來源于JMC

    進一步分析結合過程,AZD9291首先以非翻轉構象進入結合位點,進入結合位點后,AZD9291和結合位點的構象均出現明顯波動,當AZD9291采用翻轉構象后,波動開始減弱(圖1b)。AZD9291在進入結合位點并接近Met790后,采用翻轉構象的事實表明,T790M通過與AZD9291在結合過程中相互作用來誘導翻轉姿勢。并且,翻轉構象可為自由能(~0.4 kcal mol?1)提供有利的熵貢獻。同時,作者發現AZD9291對EGFR的不同結合模式,不僅可以穩定復合物結構,還促進了共價鍵的形成。作者測量了Cys797的巰基和AZD9291彈頭之間的距離(圖2),來衡量共價鍵形成的效率,結合模式中翻轉構象中的距離明顯小于未翻轉構象(分別小于4 ? 和7 ?),說明翻轉構象促進了共價鍵的形成,更有利于米氏復合物的形成。?

    JMC | DE Shaw與北京大學通過MD模擬揭示EGFR抑制劑奧西替尼的選擇性機制

    圖2. MD模擬過程中AZD9291的彈頭與Cys797(SG)的距離分布

    圖片來源于JMC

    最后,作者通過實驗測定EGFR T790M與AZD9291的復合晶體驗證了MD模擬生成的結構模型的可靠性。AZD9291在這種共晶結構中采用的翻轉構象與MD模擬中采用的翻轉構象相同,此時,吲哚和Met 790側鏈之間有利的范德華相互作用可能比未翻轉的姿勢更強,如圖3a所示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T790/AZD9291結構中,雖然α C-out的非活性構象在ATP結合位點產生了一個更大的口袋(相對于EGFR的α C-in活性構象),理論上很容易容納吲哚的翻轉,但AZD9291仍然保持未翻轉的結合模式(圖3b)。這一觀察結果再次表明,AZD9291的翻轉構象是由T790M中Met790側鏈與AZD9291的吲哚基團相互作用引起的。T790M/AZD9291中的EGFR激酶采用了在以前晶體結構中未觀察到的獨特構象(圖4),在這種結構中,C-螺旋是扭結的(kinked),螺旋的N-端半部分(殘基753-759)從螺旋的αC-in位移了4-7?,而其余的C-螺旋(殘基760-768)保持αC-in的位置;A-loop的部分殘基(殘基867-872)形成了一個與N-lobe密切相關的短螺旋(圖4c)。盡管具有獨特的C-螺旋構象,T790M/AZD9291的整體構象與EGFR的活性構象(圖4a,黃色)比非活性構象(圖4b,青色)更為相似。??

    JMC | DE Shaw與北京大學通過MD模擬揭示EGFR抑制劑奧西替尼的選擇性機制

    圖3. AZD9291在復合晶體結構中的結合模式示意圖

    圖片來源于JMC

    JMC | DE Shaw與北京大學通過MD模擬揭示EGFR抑制劑奧西替尼的選擇性機制

    圖4. T790M/AZD9291中EGFR激酶的獨特C-螺旋構象

    圖片來源于JMC

    結論

    在這項工作中,作者通過MD模擬和X射線晶體學共同揭示了AZD9291與EGFR激酶T790M突變體的一種先前未知的結合模式。結果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:

    (i)當AZD9291與EGFR T790M結合時,與野生型EGFR(Thr 790)結合模式相AZD9291傾向于采用另一種結合構象,即吲哚旋轉約180o。

    (ii)AZD9291以翻轉構象與T790M結合時,增加了化合物與Met 790之間的范德華相互作用,可能使其對T790M具有更高的親和力。

    (iii)AZD9291與T790M的翻轉結合模式,使化合物的彈頭(丙烯酰胺)更接近EGFR 的Cys 797側鏈,可能促進化合物與EGFR之間共價鍵的形成。

    參考文獻

    Xiao-E Yan, et al. Structural Basis of AZD9291 Selectivity for EGFR T790M. J. Med. Chem.(2020).

    X
    亚洲网络在线,五月亚洲色图,亚洲 色 图 小 说,亚洲一级a毛片免费视频在线播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