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lign
align首先執行序列比對,然后進行結構疊加,進行多次迭代以便進行微調,在蛋白序列相似性大于30%的時候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。
用途
Align常常在結構生物學以及虛擬篩選中使用,當對不同的蛋白結構并對其進行比較時,我們就可以使用align比較蛋白結構,查看兩者之間的差異,這個結構上的差異有一個量化的指標就是RMSD。它的概念和計算方式,都會在下面列出。目前,pymo是一個很流行的三維蛋白結構顯示工具。本次的目的是,使用pymol對蛋白結構進行align,結果可以通過肉眼觀測或者RMSD進行量化。

用法
align mobile, target [, cutoff [, cycles [, gap [, extend [, max_gap [, object [, matrix [, mobile_state [, target_state [, quiet [, max_skip [, transform [, reset ]]]]]]]]]]]]]
解釋:
mobile =字符串:需要移動的對象名 target =字符串:目標的對象名 cutoff = 浮點數:截斷值,默認2.0 cycles =整數:最大循環數,默認5 gap, extend, max_gap: 序列對比參數 object = 字符串:創建的一個比較對象名,默認無 matrix = 字符串: 序列比對的替換矩陣的文件名,默認BLOSUM62 mobile_state =整數: 移動選擇的對象狀態,默認全狀態 target_state = 整數:目標選擇的對象狀態, 默認全狀態 transform = 0/1: 是否做疊加,默認1
Alignment Objects
可以使用object = somename參數創建align對象。align對象可以:
(1)對比序列查看器?
(2)對比原子對結果展示3D查看器中的線條?
(3)可以保存到clustalw序列比對文件
RMSD
單位是埃 RMSD,root-mean-square deviation,也就是均方根偏差。原子位置的均方根偏差是疊加蛋白質的原子(通常是骨架原子)之間的平均距離的量度。注意,RMSD計算可以應用于其他非蛋白質分子,如小的有機分子。在球狀蛋白質構象的研究中,通常在剛體進行完疊加后通過計算Cα原子坐標之間的RMSD來表征三維結構的相似性。
等式:

其中δi是原子i與參考原子之間的距離。計算時通常只計算為骨架重原子C,N,O和Cα或有時僅計算Cα原子。例如給出兩套原子坐標,v和w,計算他們的RMSD就是,如下:

?通常,RMSD用作兩種或更多種蛋白質結構之間相似性的定量測量,通常越低越好。
Examples
#獲取蛋白
fetch 1oky 1t46
#比較這兩個結構
align 1oky, 1t46
# 比較這兩個結構,比較比較對象命名為:alnobj,并且將alnobj保存為clustalw 文件,文件名為alignment.aln
align 1oky, 1t46, object=alnobj
save alignment.aln, alnobj
結果
alignment.aln文本內容


PS
附加鼠標操作流程:1t46右側的A按鈕–>align–>to molecule–>1oky?

參考網頁:https://pymolwiki.org/index.php/Align